散堆填料的起源與發展
日期:2022-08-18 12:19
瀏覽次數:2725
摘要:
散堆填料的起源與發展
原始的散堆填料實際上是木屑碎石,經過了漫長的歲月,一直到1907年,拉西(Rasching)將鋼管簡單地按高徑比相等的原則進行切割,就形成了有名的拉西環(Rasching Ring),從而實現了散堆填料從無定型到定型的突破性發展。20世紀50年代,鮑爾(Pall)發現拉西環氣液流動不暢,就在拉西環上面開了幾扇小窗,形成了鮑爾環(Pall Ring),大大地提高了處理能力和分離效果。若用絲網或者金屬拉網為基材,由于強度較差,不宜開很多小窗或者加工成其它復雜形狀,就簡單地將其卷成一個小圓筒或橢圓筒后繼續向圓心方向折邊延伸到對側,其橫截面狀似θ,就稱為θ環。以后有人發現高徑比相等的環狀填料架空較大,就從環狀填料中間劈成兩半并整形,形成了各種鞍狀填料,如英特洛克斯鞍(Intalox Saddle)和金屬矩鞍環(IMTP)等;而階梯環(C.M.R)又是在鮑爾環的基礎上降低高徑比,提高了液體表面更新的機會,減少架空現象。還有清華大學的QH內彎弧市扁環填料,在進一步降低高徑比的同時,增加了填料環內部的復雜程序,其中的小舌片對液體再分配起著重要的作用。
